在中美貿易摩擦中,將能源領域排除在外。對此,引起市場對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可能波及能源行業(yè)的擔憂。
在中美貿易摩擦中,將能源領域排除在外。對此,引起市場對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可能波及能源行業(yè)的擔憂。CNBC報道稱,原油貿易在削減美中貿易逆差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,是重要領域。
中美貿易摩擦正在進行中,值得關注的是,一大貿易領域目前排除在外,即能源領域。對此,引起市場對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可能波及能源行業(yè)的擔憂。
彭博社表示,美中貿易摩擦正在讓大宗商品價格陷入震蕩,油價下行壓力增大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(CNN)發(fā)文稱,美國擔憂此前與中國簽訂的多項能源投資合約受到影響。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(CNBC)報道稱,原油貿易在削減美中貿易逆差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,是重要領域。
大宗商品市場波動,油價下行壓力增大
彭博商品指數(shù)顯示,從銅到大豆,美中貿易摩擦正在讓大宗商品價格陷入震蕩中,22項基本資源的價格4月6日當周平均下跌了0.8%。原油方面,因市場擔憂美中貿易戰(zhàn)風險提升,抑制全球經濟增長進而影響原油需求,利空情緒主導國際原油市場,導致4月6日當周原油期貨價格大幅下挫,其中紐約輕質原油主力期貨合約價格單周降幅達到4.56%。
原油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,中美貿易博弈不斷升級,扭轉了年初以來市場對原油價格普遍看漲的樂觀情緒。
而此前阿聯(lián)酋能源部長蘇海勒·穆罕默德·馬茲魯伊接受彭博社記者采訪時表示,貿易戰(zhàn)可能會影響完井率和鉆井業(yè)務,但總體看貿易戰(zhàn)對石油市場以及油價的影響不大,原油是一個獨特的大宗商品。
中美能源合作項目是否會受到影響
去年11月特朗普訪華,中美之間簽署了多項涉及能源、航空及科技方面的投資合約,其中能源投資合作協(xié)議是重頭,包括中國石化投資阿拉斯加LNG項目,以及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對美國頁巖氣、電力和化工生產項目的投資意向等。中美貿易摩擦,這些項目今后怎么辦?是否會真正落實完成?
Verisk Maplecroft咨詢公司高級亞洲分析師Hugo Brennan認為,中國投資阿拉斯加能源業(yè)多處于政治上的考慮,而非該項目真的具有商業(yè)吸引力,中國有足夠的空間退出。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(fā)公司近日發(fā)表聲明表示,公司相信中國不會在兩國貿易關系緊張時期退出項目。
另有分析師表示,中美合作無論是出于政治目的還是其他,并不意味著中國不會推進戰(zhàn)略投資。中國計劃投資西弗吉尼亞州的頁巖氣生產就是出于切實的需要。中國正在致力于減少對煤炭的依賴,推動發(fā)展清潔能源生產技術以及清潔能源的使用。此外,中國經濟發(fā)展依然強勁,各個領域的技術需求非常旺盛,意味著美國企業(yè)仍然擁有許多機會。
西方媒體報道稱,中國不會做任何不符合國家最佳利益的事情。對于中美兩國來說,本著互諒互讓原則的溝通才是明智之舉。
緩解美中貿易逆差,原油貿易作用顯著
美國當前擁有充足的油氣產出,中國也需要更多的進口油氣。美國Lipow石油協(xié)會主席Andrew Lipow表示,2017年,中國進口超過8100萬桶的美國原油,日均22萬桶,占美國原油年出口總量的20%,已成為繼加拿大后美國原油的第二大買家。未來,美國對中國的原油出口量可能將繼續(xù)維持在高位。因為美國原油相較世界其他國家的原油,具有很強的價格競爭力。從政治角度看,每艘駛往中國的裝載有200萬桶原油的超級油輪都將幫助美國減少超過1.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。
CNBC報道稱,如果美國沒有過去10年的能源繁榮,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就不會是今天這個數(shù)字,而可能達到4000億美元甚至更多。
穆迪分析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表示,2017年第四季度,美中在石油及相關產品方面的逆差已經縮減至460億美元,僅是2008年能源領域貿易逆差高峰時期的1/10。如果只看美中貿易逆差,看上去情況基本沒有發(fā)生太大變化,但是具體到石油及相關制品貿易領域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美中在這一領域的逆差近年來大幅縮減。如果美中石油及相關制品貿易逆差水平仍然維持在2007年的水平,美國GDP將停留在1.1%以下,而非現(xiàn)在的水平。
美國商務部部長Wilbur Ross表示:“我認為減少美中貿易逆差的最好辦法就是提高美國的商品出口,無論是液化天然氣(LNG)、汽車還是鋁,原油貿易對于削減美中貿易逆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”
被問及能源為何沒有被列入征稅清單時,Ross表示:“能源產業(yè)對于兩國貿易來說是重要領域。事實上,我們也一直在探討這個問題。大家都知道,去年11月特朗普總統(tǒng)訪問中國時,我們的貿易代表團與中國簽訂了好幾個有關LNG的大單,這部分的貿易規(guī)模是巨大的?!?/span>
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的征稅清單上目前也沒有包括原油、天然氣、汽油或柴油,但確實包括了一些石油化工產品和丙烷,這可能帶給美國相關生產商一些陣痛。4月6日當周,美國丙烷和丙烯的出口量為140萬桶/日。
全球石油市場正在發(fā)生深刻變化,中國去年原油進口量為840萬桶/日,而美國的原油進口量已經降至780萬桶/日。美國能源信息署(EIA)預測,到2022年,美國將成為能源凈出口國。4月6日當周,美國原油產量創(chuàng)紀錄地達到1050萬桶/日,原油出口量達到220萬桶/日。而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,對于美國迅速增長的原油出口產業(yè)來說,中國是一個毫無疑問的客戶。(中國石油報記者王歌綜合彭博社、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、澳大利亞fnarena金融數(shù)據(jù)分析網、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等媒體報道編譯)
(轉載至:中國石油新聞中心)